当前位置:幻凛蝶>历史军事>抗清> 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必假冒大将军!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一百三十五章 此必假冒大将军!(1 / 2)

时二月初十。

距王五率部从兴山突出已过七天。

突出来的明军共3600余人,愿意加入明军的民夫也有1400余,总人数近五千。

能在马上冲锋陷阵的士卒只有1400余人,其余要么不会骑,要么只能勉强保持不落马,因此王五将队伍分作两支。

一支为纯骑兵,由他亲自带领。

若遇清军阻击,则以骑兵开道。

一支为步骑混编,也就是利用多出来的战马,将原本是步兵的明军变成一支以马代步的机动步兵。

战马不是冲锋的工具,而是单纯作为“交通工具”使用。

后面每到一地,再想办法弄些骡马出来,王五指挥的这支突围明军就将实现真正的全员机动。

只要不被清军重兵封堵,在湖广流窜半年不成问题。

有这半年时间,虎帅他们应当能够从容突围入陕了。

原本是准备北上襄阳再东进武昌的,只天降大雨导致通往襄阳的深渡河水暴涨,明军无法过河,旋转道向南取宜昌府境转荆州方向入武昌。

若去宜昌则必经归州。

有成功夺取兴山的先例在,王五照旧让徐霖等率“满洲大兵”骑马诓城。

不过这次加了个助攻。

就是那位往前线督运粮草的道台钱文涛。

钱道台是主动赎罪的。

王五没对他用刑,也没强迫他帮助明军。

就是让人将这位钱大人拖下去准备一刀砍了时,钱大人自个的觉悟就起来了。

感觉就跟仙侠小说里夺舍描绘的差不多。

“下官糊涂,下官不是人,下官白活了半辈子”

被“夺舍”的道台大人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从前助纣为虐不配做人,但往后余生他一定好好做个人。

为表彻底洗心革面,竟是随手捡起地上一块石头,当着王五的面生生割掉了自個辫子。

王五也是头一回碰到个文官向他主动投降,略一思索没杀这位道台大人,而是让他跟徐霖他们去诓城。

眼下明军突出来的消息仅封锁线附近的清军知道,后方根本没人知道。

等到消息彻底传遍湖广,起码也得半个月。

这段时间完全可以打个信息差,将穆里玛同满洲大兵的身份剩余价值榨取干净。

另外,有钱文涛帮忙,明军也不致跟个瞎子似的到处窜。

一般道台是正四品,但钱文涛这个道台却是从三品。

相当于从前明朝布政使下面的左右参政。

属于一省高级官员了。

级别高,知道的事情必然就多。

哪朝哪代都是如此。

效果也是出奇的好,基本上就是努大海他们用满洲话一喊,钱道台再穿个官服亮个相,归州城就给开了。

明军入城后,除将城中营兵缴械外,王五严令不得惊扰民间,也没有发动城中士绅百姓参加明军。

这么做除了让这支好不容易突围出来的队伍变得臃肿累赘外,毫无任何作用。

因为王五压根没有兵力占一城、守一城。

真强迫城中百姓参加明军,等待他们的必是清军屠城。

只搜集了一些骡马物资,另叫人在城中张贴以韩王定武监国名义发布的檄文。

甚至连归州知州、城中驻防绿营千总等军政官员也没有杀害。

仅是将这些官员各自带到小黑屋,逼他们每人各写一份悔过书、保证书。

在城中呆了半天时间后,明军就在王五带领下火速向东边的宜昌府奔去。

直到明军走远,归州城中的一帮清军文武连同士绅大户还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。

被迫写了悔过书、保证书的官员们也是面面相觑,均是不知道如何是好。

半天,回过神来的知州大人琢磨了下,还是先派人去兴山给提督大人报个讯吧。

等带兵追击的董学礼赶到归州城时,明军已经出现在宜昌府城下。

这是一座大城。

依样画葫芦,王五仍叫徐霖等带着努大海等满洲兵以及谢道台去诈城,未想宜昌知府陆亨和参将汪记书竟没上当!

哪怕徐霖将盖有大将军印的公文放在篮中让陆亨等验核,城门也依旧没有洞开。

眼见不能诈开城门,徐霖等气的在城下跳脚大骂。

如此自是暴露他们的身份。

结果,城上立时铳声大作,吓的徐霖赶紧带人后撤两三里地,将情况通报给了后面正准备入城的王五。

“这种事也不能每回都奏效,总有例外嘛。”

王五不以为意,既然宜昌城中的清军警惕性很高,那就请靖西大将军出马。

当下押着穆里玛一众满州高级俘虏连同湖广巡抚杨茂勋来到城下。

在距离清军火铳射程之外的安全距离,王五命上百士卒同时朝城中呼吼:“大清靖西大将军在此,尔等还不开门!”

吼声中,担架上的穆里玛被抬到了城下。

满大海等满洲兵充当了靖西将军的出声筒,要求城中马上开门。

城上却是没动静。

王五见状,又让将其他满洲高级俘虏也押到城下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